“學外語是否一定由外國人教授就一定好呢?正如中國人的中文水平,就一定很好?更遑論不是英語為母語的外傭,尤其是菲律賓女傭,去教導子女英語,是否一定好?
先此聲明,老紀這樣說,絕無貶低外傭或菲傭之意,而是想帶出一個疑問。因為有機構公布調查指,近六成父母聘請外傭時會考慮對方學歷,以便提升子女英語能力。老紀問過幼童教育專家,她指外傭或菲傭英語口音及語法都有本土色彩,學童在年幼時學習這些英語,隨時要用數年時間去糾正。
老紀就此問過才子陶傑,他就說, 「有人話 try our breast 都做到議員,最重要是識上位」;他又指,港人用菲傭教子女英語,無非是「用到盡」。事實上,港人貪便宜的性格不是新事物,但隨時令子女落得「畫虎不成反類犬」。”平日走到街上,不時會見到有外傭拉着小主人的手,帶他們上學或逛街,若各位有留意,很多外傭都會以英語與小主人溝通。這不難想像,想必是小主人的父母向外傭交付的要求,好讓子女在小時候就開始用英語溝通,這點在香港幼兒教育及服務聯會的調查中就表露無遺。該會在今年 6 至 7 月訪問了近 300 名家長,以及 15 所小學及幼兒園,有近六成家長指,聘請學歷較高的外傭,可以提升子女的英語能力。
父母這種心態其實很符合香港人性格,一來有利學習英語或英文,二來符合香港人「用到盡」的性格。外傭用英語與其子女溝通,其實變相是私人英語導師,慳了一筆補習費,又能提升子女英語水平,何樂而不為?
老紀為了解實際情況,致電很多港人都熟悉的外傭公司問個究竟。這間就是「我來自得成」的得成僱傭中心,公司總經理黃國泰向老紀指,聘請菲傭及印傭的顧客各佔一半,而聘請菲傭的要求中,有約六成至七成都要求菲傭要說英語,以及大學畢業,但價錢則不變。換言之,就是希望菲傭用英語與子女溝通。
黃國泰指,顧客有這樣的要求,在面試菲傭時,自然要考慮到她們的英語能力。但他不諱言,即使菲傭有大學學歷,並不等於英語能力佳, 「菲傭喺當地第一種講嘅話,都係菲律賓本土話,嚟到香港先轉講英文。」事實上,英語雖然在菲律賓流通,但菲律賓人的母語實為「他加祿語」(Tagalog)。菲律賓的歐洲商會副會長舒馬赫(Henry Schumacher)早年接受訪問時就表示,英語熟練一度是菲律賓的優勢,但近十年該國的英語水平卻直線下降。
而即使是說英語,其實都是美式英語。須知道,菲律賓在 1898 年美西戰爭後,就猶如美國殖民地,美式英語能否融入香港亦是一個問題。老紀問過現代教育「英語天后」Antonia Cheng,她認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,而英國重視英語文法,與美國偏重口語有所不同,而香港的教育卻又是重視英語的語法。她又稱,英語語法是要「死記」的,若果小時候學習英語語法有誤,長大後就難以繼續學習更深入的英語。但她強調,不應以國籍去分什麼人的英語能力,不排除有菲傭的英語較西方人更好。
事實上,小朋友兒時受菲傭影響,導致英語不清是有活生生例子的。老紀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(沙田)幼兒教育及社會服務系講師蘇慧盈談過,她曾在幼兒園任教,當時有位 4 歲的男童,由於父母都要工作,自 1 歲起就由家中菲傭「湊大」,每日相處時間逾 10 小時,比起父母多出兩倍有多。菲傭會用英語與男童溝通,但菲傭語法較差,久而久之,男童自然受到感染,更嚴重的是,連母語廣東話也說得「半鹹半淡」。男童父母發現問題後,隨即要兒子接受語言治療師治療,但足足花了兩年時間才可糾正問題。
蘇慧盈指,其實上述並不是少數。在她認識的英文教師當中,很多人都反映過有關問題, 「菲傭用英文同小朋友溝通係無問題,但要教就唔得,始終佢哋都係傭工」。她又指,菲傭所說的英語會和本土母語混合一起, 「我識得一個菲傭,佢嘅口音,我都要一段時間先知佢講咩」。
當然,菲傭說的英語並不是一無是處,蘇慧盈指,最終要視乎菲傭的背景,有些菲傭曾遊歷多國,英語語法及口音都較佳。她又認為,語言發展要在自然環境下培養出,小朋友從小與菲傭用英語交流,好處是會習慣說英語,但壞處就是學了錯誤的語法。
老紀進一步請教學貫中西的才子陶傑拆解問題。
陶傑在 09 年時因「僕人國家」的言論,被菲國移民局列入「不受歡迎外國人黑名單」而禁止入境。他劈頭第一句說得很妙: 「講明先,我同菲律賓政府嘅問題,我點都會話一定得啦(菲傭教港童英語)!」接下一句就更妙, 「
菲傭英文仲好過香港啲高官,又可以令香港人忘記菲律賓人質慘劇。」要菲傭打理家務之餘又要教英文,陶傑就直接踢爆這種「用到盡」心態,「一個菲傭人工三千九百幾,淨係抹窗掃地,中產會覺得唔抵,要用到盡,咁都係中國人嘅心理」。不過,英語口音及語法不正是菲傭的弱點,陶傑認為口音每個人都有,指香港不再是英國殖民地,不可再留戀英式文化(英語),「而且唔可以歧視菲傭嘅英文,否則隨時可以去平機會告你」。
對於菲傭英語語法有問題的說法,陶傑就以活生生的例子去解說, 「有人夠話 try our breast 都做到議員啦,最重要識上位啫!」他又指,除非是到英國或美國與白人生活,否則語法並不重要,在香港或中國說英語能溝通就可
以了。
紀曉風